近日,河南鄭州多人被扔泥溝后發現自己家的房屋已被強拆,市民稱,當地的櫻桃溝成了“扔人溝”。當地官方解釋稱,事主占用的是集體房屋。對于被打和拋荒一事,官方則表態為臨時工所為,事后才得知情況。(10月25日《河南商報》)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老趙在路口買菜,掏錢找零的時候慢了點,賣菜小販一直催:老哥快一點,城管來了,我這一擔菜就沒啦。 老趙回答:我也想快啊,回去晚了,我也怕我那房子沒啦。這個段子顯然是以上街買趟菜房子就被強拆的新聞所演繹的,就公民財產權的遭遇而言,這樣的演繹算不上有多夸張,因為畢竟還有一不小心就把房子碰倒了,幫著清理一下房屋就把房子強拆了的新聞。
如今這個段子,或許應該改成———“我也想快啊,要是慢了,弄不好咱倆都被‘扔泥溝’了”。繼買菜被強拆之后,“扔泥溝”很有可能成為新一輪拆遷現實的寫照。如果說,買菜遇強拆表現的是公民財產的脆弱,那“扔泥溝”則表現了在強拆面前公民的人身安全甚至都開始面臨威脅。
就像拆遷官員公然叫囂的“哪有拆遷不死人”,在公民意識逐步覺醒的今天,釘子戶的人身安全就未曾獲得過真正意義上的保障。從唐福珍案到宜黃自焚案,一直在驗證這句話。然而,“拆遷會死人”和“拆遷要殺人”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值得慶幸的是,到目前我們還沒見到為了拆遷去殺人的新聞。
不幸的是,我們見識了個別地方為了拆遷使出的種種手段,“扔泥溝”或許并不能算是這種手段里最惡劣的,前不久不是還有新聞報道,看守人深夜被綁至墳場后,商鋪連夜遭拆成廢墟么。相對于被綁架到墳場去,“扔泥溝”怕是很“善良”了。
從看著釘子戶自焚,到趁釘子戶不在的時候動手,再到把釘子戶扔到泥溝里去,強拆出現了“新境界”,既不會出現釘子戶在建筑物前自尋短見,阻礙拆遷,又不用煞費苦心地等著釘子戶去買菜。一層層的“新境界”對被拆遷者來說是一場場的噩夢,對拆遷者來說卻是越來越便利,他們的“便利”正在顯示拆遷者已經無法無天到了何種地步。
“扔泥溝”會不會再次成為一個新的網絡熱詞我們無法預測,我們知道的是,能夠在真正意義上保障公民財產權的新拆遷條例只要有一天沒有出臺,“扔泥溝”便不會是最后一個惡性新聞,弄不好還要被當作“先進經驗”推廣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