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隨著“限購”、“契稅調整”、“加息”系列政策的出臺,退房潮開始在部分一線城市涌現。 而在沈陽二線城市,政策影響開始發酵,退房在部分樓盤已現苗頭。 昨日,記者從沈陽地產人士、發貸銀行等處得到證實,不少已交誠意金的認購客戶選擇棄購;而還有部分已交定金的客戶,也正因如何退定金問題與開發商發生糾紛。 昨日,沈陽某地產界人士在博客中爆料,沈陽有兩個新近開盤的樓盤出現集體棄購現象,退房比例約10%至15%,大多因為外地戶口停貸和首付比例上調。該人士稱“這在沈陽近幾年來非常罕見”。 隨后,記者電話聯系到了這位地產界人士。他向記者表示,情況屬實,至少涉及兩三個沈陽知名樓盤,這位地產界人士透露位于和平區和沈河區的兩個樓盤。昨日,記者撥通了和平區這家樓盤的電話,佯稱要幫老板辦理退定金事宜,對方表示如果因個人原因不能退定,如果因貸款辦不下來,也得找領導去協商。 而為該樓盤按揭貸款某銀行信貸負責人昨日向本報記者證實,9月29日“限貸”新政后,他們已陸續退回該樓盤新簽的20多份個人貸款申請!按蠖际巧蜿柦洕鷧^內其他城市的居民,因為他們無法提供在沈陽一年的社保證明”。 而奧體中心附近一樓盤置業顧問也私下表示,在他們的樓盤也有認購后不簽約的退房戶,原因是客戶本人經濟上無法承擔。 昨日,記者多方了解后證實,除上述幾個樓盤之外,沈陽一家位于蘇家屯區的某知名樓盤等也出現了退房。業內人士向本報表示,沈陽出現退房尚屬個別。但是,某房產沈陽頻道等網絡媒體已用“沈陽已隱現退房潮”來形容現在這種局面。 退房案例 政策導致“被退房” 外地人小劉在沈陽的一家私營企業跑銷售,公司并沒有給他繳社保。一個多月前,小劉在沈北一樓盤交了1萬元誠意金,新政出臺后小劉買房的計劃不得不因沒有社保證明而擱淺。 9月中旬,長白島一樓盤促銷,楊先生忍不住交了兩萬元定金。然而不到一個月,“房貸新政”出臺,按新規楊先生名下已有兩套利用貸款購買的房子,第三套不能再辦貸款。他說:“現在麻煩大了,兩萬元定金也不能白扔呀,可70多萬房款也一次付不起呀。 ” 鐵西一小戶型項目負責人說,購買他們房子的客戶多是首次置業的剛性需求,但9月末的新政后,就有不少客戶明確表示不簽約。鄒曉偉就是“被退房”的代表之一,他向記者表示,原計劃2成首付7萬多元就是家人傾其所有了,首付再增加3萬多元,而他認購的房子單價又超過首套房契稅優惠標準,算下來有近5萬元的缺口,已經超過自己的承受力。 合同不細隱藏糾紛 退房現象初現沈城樓市,退房所引起的糾紛也同時出現。 張女士在鐵西購買了一套期房,已經交完2成首付和3萬元定金。她說:“當時售樓員說我的條件辦商業貸款沒有任何問題,可后來銀行要求首付3成才能批。我提出退房,開發商則表示退房就不能退定金!睂τ趶埮客朔康脑V求,該樓工作人員表示,政策變化太突然,雙方都是政策調整的“受害者”,他們將勸張女士借錢湊夠首付辦手續,退錢的可能不大,也沒有先例。
|